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寄語畢業(yè)生:力戒拖延、拒絕“躺平”、反對內耗
2025-06-28 19:16
重慶大學
作者:

  重慶大學6月28日舉行2025年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1.5萬余名學子聆聽畢業(yè)前的“最后一課”。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在畢業(yè)典禮上以“堅韌”為題寄語畢業(yè)生,要做理想遠大的深耕者,以堅韌之志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要做無懼艱難的挑戰(zhàn)者,以堅韌之姿知難而進、披荊斬棘;要做腳踏實地的行動者,以堅韌之力勇毅前行、玉汝于成。


堅韌

——在2025年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校長 王樹新
(2025年6月28日)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山城盛夏,草木蔥蘢,萬物競秀。今天,我們在此隆重舉行2025年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共襄學成之喜,共享成長榮光。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及全體師生員工,向同學們順利畢業(yè)表示熱烈祝賀!同時,也請你們和我一道,向關心支持你們的師長親友致以崇高敬意!

  1936年的今天,重慶大學舉辦了首屆畢業(yè)典禮,41名畢業(yè)生在風雨如晦中點燃救亡圖存的火種。如今,每年的6月28日,我們都會準時相聚在風雨操場,用一場無懼風雨的青春盛典,傳遞不滅薪火,共赴復興征程。歲月更替,初心如磐,一代又一代重大人,始終與祖國同呼吸、與城市共脈動、與學校齊奮進?;厥淄兄罚覀児餐娮C國家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黨的二十大舉旗定向,教育強國建設高位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征程步履鏗鏘;共同感受山城巨變氣象萬千——新時代西部大開發(fā)重要戰(zhàn)略支點加速崛起,內陸開放綜合樞紐通江達海,現(xiàn)代化新重慶活力奔涌;共同推動學校事業(yè)蒸蒸日上——工程學躋身ESI全球前萬分之一,科學中心筑起創(chuàng)新高地,智谷校區(qū)吹響建設號角,“百年新重大”壯麗藍圖正在全校師生勠力同心中恢宏鋪展。

  過去幾年,同學們在英雄之城“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的城市精神浸潤下,在百年學府“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yè)、愛國家”的校訓文化熏陶中,孜孜以求、銳意進取、實現(xiàn)蛻變。圖書館的挑燈夜讀,實驗室的反復求證,是你們求知問道、智破難題的最美身影;調研實踐的長途跋涉,運動賽場的全力沖刺,是你們奮勇爭先、砥礪拼搏的生動寫照;抗擊疫情的守望相助,迎戰(zhàn)山火的挺身逆行,是你們迎難而上、守護家園的青春擔當。在不斷的探索、磨礪與超越中,“堅韌”早已成為你們人生成長路上最厚重的底色、最可貴的品質。

  同學們,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面對強國建設的歷史重任,面對科技裂變的機遇挑戰(zhàn),站在時代岔路口,邁上人生新階段,擁有堅韌的力量更顯重要。它是登高望遠的戰(zhàn)略定力,自覺將“小我”融入“大我”,以“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格局境界,保持清醒,堅守自我,在時序更迭中校準人生航向;也是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堅持用“微光”匯聚“星火”,以“山登絕頂我為峰”的信念追求,自立自強,豁達奉獻,在攻堅克難中淬煉人生價值;更是破局立新的實踐智慧,善于應“變局”勇拓“新局”,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決心魄力,擁抱改變,創(chuàng)造改變,在守正開新中熔鑄人生華章。

  臨別之際,希望大家將這份堅韌的品質裝入行囊,讓其始終成為你們未來風雨兼程最堅實的底氣、最可靠的鎧甲。

  一要做理想遠大的深耕者,以堅韌之志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天下古今之人,未有無志而建功成事者?!敝挥袠淞⑦h大志向,并為之不懈奮斗,才能在日復一日的耕耘和積淀中成就偉大的事業(yè)。材料學院潘復生院士三十年如一日深耕鎂合金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帶領團隊從基礎研究到前沿應用,助力“天舟”遨游寰宇。今天來到現(xiàn)場的王永泉校友,十年磨一劍,攻堅衛(wèi)星導航關鍵核心技術,支撐“北斗”閃耀蒼穹。他們都心懷科技報國夢,以不同的軌跡共同丈量中國航天的廣闊征程,用堅守印證了唯有向下扎穩(wěn)根基,方能向上觸摸星空。

  翻開今年的畢業(yè)名冊,我們欣喜地看到,公管學院王熙斌同學將前往西藏洛扎縣,在祖國邊陲書寫基層治理的青春答卷;航空學院汪航同學將就職中航飛機設計研究所,用專業(yè)所長托舉大國重器的騰飛夢想;法學院李源信同學將入職最高人民法院,在服務法治中國建設中彰顯青年的時代擔當……無論你們走向何處,希望同學們胸懷遠大理想,以“不期一駕之企及,惟是十駕之不休”的執(zhí)著與篤定,永葆終身學習的熱忱,在各自領域深耕細作,以堅韌之志繪就青春底色,成就人生高度。

  二要做無懼艱難的挑戰(zhàn)者,以堅韌之姿知難而進、披荊斬棘。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痹绞恰爸吝h”之事業(yè),越需要付出“至難”之艱辛。當下,應對大國博弈、奮進強國建設亟需更多闖關奪隘的時代先鋒,向最難處攻堅,向最前沿挺進,不斷搶占制高點。電氣學院蔣興良教授無懼高海拔雪峰山的極端嚴寒,成功創(chuàng)建世界首個能源裝備安全野外觀測站,鑄就電網(wǎng)覆冰預警的科技盾牌,如今又在武隆新基地再攀科研新高峰。前沿院潘瑜教授主動挑戰(zhàn)低溫熱電材料匱乏難題,創(chuàng)新引入拓撲量子材料磁熱電效應,為全固態(tài)制冷技術開辟了全新路徑,成功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chuàng)新35人”中國“先鋒者”榜單。

  無懼艱難、勇于挑戰(zhàn)的銳氣與韌勁同樣閃耀在同學們身上?!耙靶U生長”學生跑團連續(xù)兩年刷新高校百英里接力賽紀錄,他們用每人每周百公里起步的堅持,在一次次挑戰(zhàn)極限中超越自我。榮獲學校“爭先創(chuàng)優(yōu)學生年度人物”的土木學院雷振博同學,瞄準風機減振前沿交叉方向,用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風阻尼器助推“綠電”產(chǎn)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青春因挑戰(zhàn)而絢爛,希望同學們勇?lián)鷷r代使命,敢于挑戰(zhàn)、樂于挑戰(zhàn),在奮進新征程上不斷將時代的“發(fā)展考題”和個人的“成長課題”轉化為青春的“創(chuàng)新答卷”,以堅韌之姿大膽創(chuàng)造屬于你們、也屬于這個偉大時代的無限可能。

  三要做腳踏實地的行動者,以堅韌之力勇毅前行、玉汝于成。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笨障胝叱5⒛缬凇巴昝烙媱潯钡幕糜埃诜磸蜋嗪夂酮q豫中錯失良機。中國式現(xiàn)代化需要更多實干家和行動派。任正非校友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說:“不去想困難,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闭沁@種“行動即答案”的魄力,引領華為在重重封鎖中持續(xù)突圍,不斷攻克“卡脖子”難題,鑄就中國科技的硬核脊梁。卓越工程師學院董震同學深入企業(yè)一線,全程參與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攻關,正是將課堂所學轉化為解決實際工程難題的扎實行動,使其成為全國首批以實踐成果獲得碩士專業(yè)學位的研究生。

  干字當頭的實踐擔當,一樣深刻體現(xiàn)在學校每年超9萬人次的志愿服務中,重大人的身影廣泛活躍在鄉(xiāng)村振興、文化傳承、生態(tài)守護、科技助企、賽會保障等一線,大家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汗水澆灌希望、用奉獻詮釋青春,正是踐行“知行合一”的真實映照。希望同學們堅持躬身實干,用“行動敞亮”取代“口號響亮”,力戒拖延、拒絕“躺平”、反對內耗,注重從眼前事、身邊事做起,不斷實踐、持續(xù)精進,以堅韌之力扛起青春之責。只要步履不停,平凡同樣可以鑄就非凡。

  同學們,強國建設期盼青年力量,時代發(fā)展呼喚青年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斗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后勁、充滿希望?!比松驁皂g而卓越,青春因奮斗而璀璨。希望大家以堅韌厚植深耕之志、塑造挑戰(zhàn)之勇、砥礪行動之魄,在祖國需要處挺膺擔當,在時代浪潮中敢闖善為,在復興征程上接力沖鋒,奮力譜寫屬于你們的精彩人生樂章!

  親愛的同學們,無論你們未來身在何處,走得多遠,母校永遠牽掛你們、支持你們。祝愿你們堅韌如初,前程似錦!傳承重大情,成就重大事!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站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

相關新聞
重慶大學 2025-05-29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