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揭曉!高校獲獎科技工作者都有誰?
2019-11-07 14:28:00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wǎng)
作者:

  日前,由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管,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2019年度獲獎名單正式揭曉。來自國內(nèi)37所高校的28個項目獲得本屆吳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12人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優(yōu)秀青年獎。

  作為項目第一完成單位,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獲獎項目最多,各有5個項目獲獎;浙江工業(yè)大學共有3個項目獲獎;廈門大學、深圳大學分別有2個項目獲獎,獲獎項目總數(shù)挺進前五。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21所高校各有1個項目獲獎。

  從“吳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學獎”獲獎情況來看,北京科技大學賀威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獲得一等獎;清華大學胡曉林、華東交通大學陳世明、北京郵電大學王尚廣、清華大學王生進、重慶大學張磊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二等獎;廈門大學江敏、清華大學曾堅陽、上海交通大學劉滿華、深圳大學沈琳琳、廈門大學丁興號、南京郵電大學李云、廣西師范大學黎海生、江蘇科技大學楊習貝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三等獎。獲獎項目數(shù)量共計14個,占該獎項獲獎總數(shù)的比例高達93.3%。

  從“吳文俊人工智能技術發(fā)明獎”獲獎情況來看,北京郵電大學程渤、同濟大學蔣昌俊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一等獎;東北大學孫秋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肖立志、北京郵電大學許長橋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二等獎;河海大學劉小峰、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舒紅平、北京郵電大學張茹、南方科技大學余浩、北方工業(yè)大學肖珂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三等獎。獲獎項目數(shù)量共計10個,占該獎項獲獎總數(shù)的比例高達66.7%。

  從“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獲獎情況來看,深圳大學李堅強、東南大學宋愛國、首都師范大學周建設、清華大學黃民烈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一等獎;清華大學張新鈺、浙江工業(yè)大學董紅召、復旦大學戴偉輝、浙江工業(yè)大學譚大鵬、北京郵電大學姚海鵬、山東大學崔立真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二等獎;武漢工程大學張彥鐸、南京理工大學白宏陽、浙江工業(yè)大學陳勇、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易軍凱等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得三等獎。獲獎項目數(shù)量共計14個,占該獎項獲獎總數(shù)的比例高達71.4%。

  此外,北京大學連宙輝、武漢大學馬佳義、中山大學梁小丹、南京大學史穎歡、南開大學孫寧、北京工業(yè)大學王鼎、國防科技大學郭裕蘭等12人分別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優(yōu)秀青年獎獲獎”。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站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nèi)速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

相關新聞
教育部 2021-12-08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