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中有哪些PS寫作的誤區(qū)呢
2025-06-01 15:23:01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試圖把所有的經(jīng)歷都寫到一篇PS里
有些申請者覺得自己背景很豐富,便想把所有的經(jīng)歷都羅列進文書里,生怕招生官錯過自己的某些亮點,最終洋洋灑灑寫了兩三千字,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終的效果可想而知,肯定不盡如人意。
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事無巨細把所有經(jīng)歷都寫在PS里面,只需要在過往經(jīng)歷中挑選與目標專業(yè)最相關的2-3段經(jīng)歷,去詳細的展開就可以。
在此過程中,除了講自己做過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強調(diào)出來,通過這些經(jīng)歷學到了什么,他們是如何把你塑造成為一個適合學這個專業(yè)的人的呢?這些是AO樂意看到的內(nèi)容,因為即使同樣的一段經(jīng)歷,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獲,這才是與其他申請人不同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要通過具體事例來突出自己的特質(zhì)、成長和優(yōu)勢,更好地向目標院校來展示自己,這樣才能取得一個很好的效果。
過于追求文章開頭的個性化
一篇亮眼的文書肯定離不開一個好的開頭。開頭如果能恰到好處,不僅能快速抓住招生官的眼球,也能增加后續(xù)內(nèi)容的亮點和可讀性。
與申請的專業(yè)不匹配
很多人為了凸顯自己的優(yōu)勢、個性與特色,會在PS里寫很多自己認為有趣的或者重要的經(jīng)歷,但是這些經(jīng)歷與所申請專業(yè)毫無關系。
刻意追求復雜、高端的句式和華麗辭藻
很多同學以為只有通過復雜、高端的句式和詞匯才能顯示出自己英文水平高,所以在文書創(chuàng)作的時候,刻意在所謂的文采上面做很大文章,可以說竭盡所能地想向招生官咨詢師證明自己的英文水平。這就往往導致陷入一個誤區(qū),認為越復雜的詞匯和句式,越地道,但其實招生官咨詢師看到后可能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其實寫好PS不一定要用多么深奧的詞匯和句式,表達也不用多么標新立異,要知道語言是工具,應該為思想和內(nèi)容服務。能夠通過一些樸實無華的語言真誠、準確地傳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遠比一味堆砌華麗辭藻要重要得多。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寫作時分清主次,不要本末倒置。
過于執(zhí)著于成績
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下,從小學到大學、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幾乎任何事情都跟分數(shù)掛鉤。我們很容易把這種想法移植到申請中來。所以很多人覺得,發(fā)表過多少論文,做過多少社團活動的領導,獲得過多少比賽的冠軍,就可以博得招生官的青睞了。
然而,招生官們其實更想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人,擁有很多不同的特質(zhì),豐富而具體的人(尤其是進行美國本科申請的時候)。
一篇文書申請多所大學
有些申請者為了省事兒,會把申請一所大學的文書復制一遍,然后稍微改改學校和專業(yè)名字便直接用于申請另一所大學。這樣操作看似“簡單”,實則申請者根本沒有考慮到是否與目標院校的要求適配的問題。這不僅僅是換一所大學名字、改一下教授名字或者專業(yè)名稱這樣簡單。
學校希望看到的文書是展示了你對學校極大的熱忱與關注,不要圖省事兒就一篇文書應用到多所學校中。一定要多花時間和心思來了解每所學校的文書要求、喜歡錄取的學生的類型等等,來有針對性地構思、創(chuàng)作每一篇文書。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