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讀 MPP/MPA 是什么感覺
2025-04-16 15:15:4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隨著人們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對于很多家庭來說,留學不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許多人都想要留學,那其中在國外讀 MPP/MPA 是什么感覺?針對這個問題,下面中國教育在線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所以接下來討論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讓你在 MPP/MPA 兩年的項目中過得不“水”,有所收獲。
語言課,上還是不上?
人文社科大類的課程一般對語言都有較高的要求,很多項目都為托福沒有過線的國際生開設(shè)了暑期的語言課,或者可以在學期中選修一些與專業(yè)相關(guān)的英語課。
我雖然沒有被學校強制要求上暑期的課,但是初次來到完全英語環(huán)境的課堂,還是希望好好提高一下寫作能力。于是選了一門 English Writing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在課上,第一次了解到嚴格的英語學術(shù)寫作規(guī)范,第一次擯棄在國內(nèi)養(yǎng)成的“移花接木東拼西湊 copypaste 大法”,第一次認認真真地查重、標注引用、寫參考文獻。此后寫任何一篇 essay,絕對沒有“水”過的想法。
除了英語課,很多項目也非常重視第二語言的學習,尤其在一些國際事務項目中,第二語言是必修課的一部分。其實,在美國上法語課、德語課、韓語課或者日語課,是一種很不一樣的體驗哦。
以我上過的法語課為例,美國的法語課堂并不重視發(fā)音,美國同學一般很少能清晰地發(fā)出小舌音,語法也是浮云,各種變位的考核并不像中國課堂那般嚴格。但是老師非常注重口語的練習,經(jīng)常捉對廝殺(口語對話)。所以大家都能輕松拿到 A 嗎?不存在的。
每周三次課,一個學期缺課三次以上考勤部分的成績就沒有了。另外,每周的作文和 quiz,期中的口試,期末三個小時的筆試和法語小話劇表演,你還會覺得“水”嗎?
聽說有的課很難,選還是不選?
MPP/MPA 的課程設(shè)計中包含很多基礎(chǔ)的數(shù)學和經(jīng)濟類課程,這些課程以考試為主,特別對中國學生的胃口,加上有很多內(nèi)容在本科階段已經(jīng)學過,往往可以輕松拿到高分。幸好學校也為那些不想浪費時間重復學習過去知識的同學,安排了 waive 掉這些基礎(chǔ)課程的機會。
哥大的 SIPA 學院在每學期開學初都會安排 proficiency test,只要通過考核,就可以免掉基礎(chǔ)課程,用更有難度的課程代替學分。例如我在免掉了 Microeconomics 后,就選擇了一門 Adv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用經(jīng)濟模型分析很多發(fā)展議題。
如果你藝高人膽大,還可以挑戰(zhàn)更有難度的新聞寫作課。這是一般中國學生不敢輕易碰觸的“雷區(qū)”,不僅需要達到與 native speaker 相近的寫作能力,還要求每周采訪、寫稿、做視頻,一個學期下來脫胎換骨啊。
天天有 party,去還是不去?
這里的 party 并不是夜夜笙歌的 party(當然在一些著名的 party school,此類 party 是少不了的,大家玩兒得也很瘋),而是指那些幫助學生求職的 career events。 開學伊始,求職就是 MPP/MPA 學生的頭等大事。
在第一節(jié)求職輔導課上,老師反復強調(diào)了 networking 的重要性,通過和一個 alumni 的交流可以擴充出一個幫助你求職的網(wǎng)絡。如果夢想在國際組織求職,學院經(jīng)常安排 UN 等機構(gòu)工作的 alumni 來講座。
如果 private sector 是你的求職目標,那么學院也會有相應 information session,提供面對面和企業(yè)交流的機會。另外,學院下設(shè)的各個細分方向,例如能源、金融、新聞等,會開設(shè)該方向?qū)iT的求職酒會和招聘會,邀請領(lǐng)域內(nèi)從業(yè)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人士和校友跟學生交流。
這些求職活動并不強制要求參加,裝作看不到,當然可以“水”過去。積極參與的話,每天真的會忙成陀螺。學院提供如此眾多的資源,能否有效利用就看個人的本事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分享,希望能給同學們帶來參考,如果您還有在國外讀 MPP/MPA 是什么感覺其他方面的疑問,歡迎隨時在線咨詢客服老師。
>>免費領(lǐng)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